笔趣阁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文学 > 大明第一臣 > 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两套体系到)

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两套体系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朱元璋的法令森严,堪称重典。

可就是这样一道又一道的命令,将碎成了一地的规矩,重新捡了回来。而且靠着相当强大的行政能力,让这些规矩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

和州很快就恢复了状态,甚至比起元廷统治还要好。

蓝氏诉说着这些见闻,喜不自禁,她是真的服气了。

“当家的,我现在挣的可比你多!这么说吧,就算你想走,我都不答应了。能在朱家军的治下,哪怕当个小老百姓,我都高兴!”

常遇春无奈仰头悲叹,他也不想走,可他不甘心啊!

自己一身的骑射本事,就没有一点用武之地吗?

哀叹之后的常遇春,还是一筹莫展,只能继续等待。

……

“主公,今年秋收在即,不出意外,还会丰收!”

张希孟笑呵呵向朱元璋汇报情况。

通常情况,秋粮是夏粮的两倍,也就是说,这一季秋收,大约能给老朱贡献六十万石税粮。

朱元璋在财税上面的进步飞快,要想当好家,就必须算明白账。

“先生,现在和州有二十多万人,咱们又收编了不少兵马。就算现在分田,也要等明年夏天才有收成。咱们又要修烽火台,又要造船,还要招募水兵……哪一项不需要花钱?眼下咱们手上有的就是粮食。”

“这六十万石,只怕拿一半到和州,也未必够。”老朱长叹一声,“家业大了,开销也大了。还是不免束手束脚啊!”

张希孟微微一笑,他变戏法似的,又拿出了另外一本账。

向着朱元璋介绍道:“刚刚田赋的事情,那是李先生主持的。我这里有些粮食银行的账,主公有兴趣吗?”

老朱颇为惊讶,粮食银行设计的非常复杂,又是粮本,又是各种各样的票,不论买卖,都要在粮本上重新修改,加加减减。

说实话,不是张希孟力推,老朱绝对不会答应的。

他这人有一种朴实的直觉,凡事越简单越好。毕竟只有足够简单,才能减少弊端,才能少祸害老百姓。

这一条思路,贯穿了朱元璋一辈子。

而且在大多数的时候,老朱还是对的。

卫所,军户,粮长……无不是这条思路的成果。

只不过有些事情还真的要舍得下功夫。

“主公,我已经吸收了二十五万石存粮,如果不出意外,秋粮丰收之后,我这里的存粮会超过百万石!”

“百万石?怎么会那么多?”老朱大惊失色,不会是吹牛吧?如果真有一百万石粮食,那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主公,之所以有这个判断,是因为存入粮食银行,是给利息。而且虽然分田了,但是老百姓的积蓄不多,想在家里修个不漏雨的粮仓,并不容易。别说粮仓了,就连很多人家的房子都来不及修葺呢!”

张希孟笑道:“百姓把粮食存入银行,他们就省去了保存的麻烦。修仓库的开支,就由咱们负责了。李先生那边已经忙了起来,连夜扩建粮仓,务必把粮食保存好。”

讲到了这里,老朱也渐渐听懂了,“你这是出了钱,方便了百姓。按理说咱不该多说什么,可先生向来算计精明,咱有什么好处?”

朱元璋还是很了解张希孟的,这小子当然不坏,但却不是什么烂好人,他保证藏了一手。

“主公,其实道理也很简单,臣手里有一百万石粮食,大约可以借给主公五十万石?”

“借?”朱元璋翻了翻眼皮,哂笑道:“先生不怕咱不还?”

“不怕!因为主公不敢!”

“为什么?”老朱真没觉得有什么是他不敢的。

“因为主公有爱民之心!”张希孟笑道:“这些粮食是百姓暂时存在我这里的,他们需要了,自然会来支取,所以没法都借给主公。而且主公还必须按时如数归还,这样才能跟千千万万的百姓交代。不然的话,百姓知道自己存粮被人拿走了,后果不堪设想!”

朱元璋惊愕之余,沉默了下来。他把张希孟手里的账拿过来,仔细翻看,若有所思。

张希孟给他展示的正是两套体系,一套叫做财税,一套叫做金融!

所谓财税,自然是朝廷征收的田赋杂税,这些收入完全交给官府支配。

而另一套则是金融体系,这套体系的钱并不属于朝廷,也不能直接拿来用。

但是只要按照利息借贷,并且保证归还,就可以拿到手里,极大增加了朝廷可支配的财富数量。

就像现在的情况,可以让老朱能支配的粮饷加倍,甚至超级加倍!

同样的,也需要承担后果,其一自然是如数归还,保证信用。其二,就是借钱打仗,必须打赢,如果输了,还不上钱,后果可不堪设想。

面对银行这套全新玩法,老朱并没有立刻大喜过望,恰恰相反,他显得十分凝重。

这么大的事情,没法轻易决断。

“先生,抽空陪着咱去亲自瞧瞧,再去几个储户家里头,咱想听他们怎么说。”

张希孟用力点头,甚至有那么一点欣慰,谨慎而机敏的朱元璋才是理想的当家人。

时间进入了八月下旬,一封密信从大都到了滁州,经过贾鲁之手,送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主公,元廷已经决定让丞相脱脱领兵,他集合了全国兵力,又从西北调来了诸王的人马,合计四十万有余,准备号称百万,直取高邮,先灭张士诚!”

此刻元廷没有正式下旨,贾鲁却能把情报弄得这么准,这老头也是神了。

贾鲁也不愿意在朱元璋和张希孟面前装什么神秘,直接告诉了他们,“老夫当过中书左丞,在中书省里,还是认识几个人的。只不过我现在算是个死人,也只能让别人代劳,从他们手里买点消息罢了。”

张希孟自然是相信贾鲁的话,只不过连这么重要的军情都能卖,元廷真的有把握赢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