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反垄断法出台之后,放映环节与制片环节被分割开来,大型电影制作公司从宏观意义上来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制作部门和行部门,这也相继诞生了以行为生的中小型行公司,顶峰娱乐和西洋镜影业都可以算是个中代表——虽然后来都完成了转型;还有专门制作电影的独立制作公司,梦工厂和传奇影业都是其中翘楚。≧网
在好莱坞之中,不少行公司都逐渐转型成为制片公司,并且自身具备行能力,蒸蒸日上、节节攀升,狮门影业就是典型案例,在2o13年时,依靠着“饥饿游戏”的辉煌,狮门影业甚至一度被称为“好莱坞的搅局七字号”,许多专业人士都认为他们有希望成为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外的第七大。
但反过来,独立制作公司完善自己的行部门,逐渐展壮大、成就伟业的,却屈指可数。巅峰时期的梦工厂位列好莱坞,新线影业也是如此,但二者的展轨迹却都是相似的:拆分吞并,成为大型电影公司的附属,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行部门的庞大和复杂,而制作公司往往更加单纯,专注于作品本身的制作,不善此道,最终只能是望洋兴叹,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于独立制作公司来说,完成一部影片之后的工作,往往有两个选择:要么与行公司签署协议,将行业务委托给第三方负责;要么就是登6各大电影节,高端的犹如欧洲三大电影节,商业的比如多伦多电影节,个性的以圣丹斯电影节为,在电影节取得赞誉之后,寻求大型行公司的合作。
归根结底,还是寻找第三方的帮助。换而言之,也就是将繁琐工作交出去,将行、宣传、策划以及周边等业务交出去;同时也是将主动权交出去,将利益分红交出去。
“上帝之城”当初就是如此,寻求米拉麦克斯的合作,未果;登6圣丹斯电影节,派拉蒙介入,成功登6院线。这是最为幸运的展曲线,圣丹斯上展映的作品,更多都是投入录像带市场,由于题材的局限和受制,始终无法登6大屏幕,不要说名扬四海了,就连回收成本都难于登天,这也使得无数独立电影人无以为继。
行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谓的行,并不像字面上那么简单,这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工作环节,涵盖了方方面面。行,是建立在制作公司和院线之间的桥梁,但却不仅仅局限于此。
行部门主要负责的职责有:拷贝、非影院、法律事务、财政、财务管理和运作、系统和销售运营、放映业务等等。总体来说,就是负责与院线打交道,负责与航班、轮船、军队、学校等非影院机构的放映业务,负责dVd行之后的销售和租赁业务等等。一句话,行部门就是负责把制作公司拍摄出来的作品推广出去。
在大型电影公司之中,当一部影片立项并开始制作的时候,行部门的工作就开始了,前期的营销计划就必须与宣传部门配合,6续展开。而当作品拷贝就绪,试映工作就划分到了行部门旗下。一般来说,试映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内部人员,包括公司经理、导演等都会参加;一种是有选择性地找普通观众,根据观众反馈,对作品进行修改。
放映策略一般有三种,大规模公映,主要是七百到四千块银幕;有限放映,主要是五十到七百块银幕;以及独家放映。制定放映策略,这也是行部门的工作。比如说“上帝之城”的放映策略,派拉蒙选择了点映起步,前面三周都是限定放映,有条不紊地增加院线,一直到第四周才开始进入大规模公映环节,这都是和公关策略互相搭配的。
同样的,放映档期也是行部门的工作。“后天”和“特洛伊”的档期一前一后、强强碰撞,“十二罗汉”和“借刀杀人”的正面对决、狭路相逢,这些都是行部门互相较劲的产物。一般来说,硬碰硬,还是避开档期,行部门必须互相试探、互相制定策略,这是十分需要经验和才智的一项工作,而且好莱坞的顶尖大型制作公司之间也会彼此打听,在心照不宣的默契中制定相对应的策略。
当然,对于行部门来说,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和院线打交道。所谓院线,就是同一个机构或者组织按照不同的权利方式拥有多家应援,并对这些电影院视线统一管理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