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冯太后看上高允的是他的卓识远见。当冯太后决定建立官学,以培养大批青年才俊,为将来改革打基础时,高允适时向冯太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秦汉至两晋时期,朝廷对太学的老师只要求通一门经典就行。高允认为,这样的机制不利于人材的全面培养,不管是太学还是官学,为人师表者必须要博关经典,得通几部经典。
另外,为人师者还必须世覆忠清,必须审查一下父亲爷爷是不是忠诚,有没有道德间题。有间题不能当老师。为人师者年纪必须超过四十岁,然而在那个时代四十岁已经算相当大的年龄,辅助老师的助教也得年过三十。当时情况下,一人成博,全家光荣。
高允建议,必须改变这延续了几百年的教育制度。他建议冯太后,大郡,郡学置博士二人,助教四人,学生招一百人。次郡博士二人助教四人,学生六十人。高允的方案中,最有现代意义的是,打破了对师资条件的年龄设定,使得一批有才华之士能以青壮之力而为人师。
高允这条件看起来死板,不过还有灵活性,如果样样特别好,口碑好,年纪不限了。北魏五百郡,为大魏朝培养储备了大量人才。起用一批有文化的青年才俊,为日后改革奠定了人才基础。
冯太后只用了短短的时间,便确定了她的治国方针。这时,南朝刘宋趁北魏刚刚政权刚刚经过平叛乙浑谋反的波澜,起兵犯境。
边关告急,乙浑旧部几个大将,虽然已得冯太后诏命,不予追究他们与乙浑的关系,拼死御林以报冯太后的大恩,但仍是抵挡不住刘宋的大军,接连损兵折将,连丢数城。
危急时刻,冯太后力排众议,让之前为乙浑头号党羽后又受到太后赦免的慕容白曜担当抵挡南朝军队的重任。冯太后以皇帝之命,授给慕容白曜节杖,统管几个州的军队,加爵为上党公,权力非常大。
许多朝臣为之担心,暗中向冯太后密奏,言慕容白曜与乙浑狼狈为奸,参与谋反,若授其大权,恐其作乱。冯太后于朝堂之上,公开向群臣言道:“众爱卿勿疑,慕容白曜与乙浑结朋友为祸,然本宫以为,慕容白曜只是贪性所致,其人实忠于我大魏,必无谋反之心。他虽犯错,却有才能。见本宫与皇上不追究于他,必心存感激之心,拼死以报。本宫以为,慕容白曜此次出征,必收奇效!”
群臣虽然对冯太后俱都心服,然对太后视慕容白曜之事上,却是不敢置信。谁也没想到,慕容白曜果然不辱使命,统兵出征后接连攻下四个城池,甚至攻下了北魏历代皇帝多年来攻不下的山东历城。
慕容白曜班时之时,冯太后与献文帝亲自出城相迎,晋升慕容白曜为济南王。至此,朝中文武百官,无不对冯太后的能力和眼光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