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都说了是传闻,传闻就真的那么可信么?”
眼睛小姐一点都没有发觉那些前辈记者的目光,居然接着问道:“那么你和台湾海山唱片的总经理斋藤明也见面,不是在谈你跳槽的事宜?”
“好了,这是今天第三个问题。我可以老实告诉你,斋藤先生的确有跟我谈过,邀请我加盟海山唱片的事,只不过那都是以前的事了。现在海山都合并进‘天宸娱乐’,我暂时还没有考虑清楚,所以这事还没有最后落实。”三个问题问完,邓丽君就在保安的护送之下离开,记者们也只能带着失落的目光送她走出他们的视线。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三个问题居然被一个新人抢走了俩个发问的机会。还得不到准确的答复,让他们怎么回去跟总编交代?
所造成这事的罪魁祸首,就是那个戴着啤酒瓶底的眼睛女。不管是谁,都用杀父仇人的目光看着她。一些人粗声粗气问:“你这个傢伙是从哪里来的?是谁让你随便问问题?你怎么一点都不经大脑,是那间出版社的人?”
众人那种目光,对于一个刚入行的新人来说,绝对是够吓人的。“我…我…,我是《明报周刊》的记者,对不起!对不起各位!我还以为你们不想问,我才问出来的。”
“《明报周刊》?”这个名字一出,现在再次安静下来。刚才那位准备兴师问罪的人,也立刻转身就走。不过众人还是可以听到那人嘟囔着:“混蛋,真晦气。早点说自己是明报的人嘛!怎么现在明报会让这种新人来采访这么重要的娱乐新闻的?”
其实也不怪那些人听到“明报周刊”的名字就马上退却,这些年,由查良镛(即金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的《明报》,早就已经摆脱了当初的困境。从62年7月的每天销量跨过3万份。到63年,《明报》已完全走出财政窘境,平均日销量是5万份。
“特殊时期”期间,《明报》树立了“言论独立”的形象,开辟“北望神州”版,每天刊登有关大陆的消息,满足了香港人对大陆一无所知的需求。正是在“特殊时期”中,《明报》成为报道中国消息的权威。也从此开始,金庸成为自由知识分子的偶像。《明报》已经被视为一份拥有独立报格的知识份子报刊,赢得很高清誉。
在68年,又创办《明报周刊》,经数年发展,也成为香港历史最悠久、最权威、销量最大、读者层面最广的娱乐周刊之一。不少娱乐新闻的记者,对于《明报》和查良镛先生都怀有一份尊敬,很少会因为抢新闻和《明报》的人产生冲突。。
躲开了那些烦人的记者,邓丽君还以为可以顺利的离开。可是在伊利莎白体育馆门外,还有更多的记者和歌迷等在哪里。他们都是没能进去后台,但又想采访和见到邓丽君的人。知道她肯定会从后门的特殊通道离开,都守候在哪里等着。
“邓丽君,我很喜欢你,请你接受我的爱。”
“邓小姐,你是我一生最喜欢的歌星,请你为我签个名,和我合个照。”
“邓小姐,请问你是否真要换唱片公司?是不是因为宝丽金阻止你谈恋爱,造成你和新任男友吵架,这才是你想要换唱片公司的主要原因?”
邓丽君再次陷入被人围堵的局面,不过这次在外面,空间很大,人也比在后台更多,连那些保安都开始手忙脚乱。想退回后门的通道,可是刚才的那些记者已经赶出来。前有狼后有虎,邓丽君真的陷在重围里。
一辆汽车,想着响亮的鸣笛,高速往这边冲过来。在就快要撞到人群前,一个甩尾,车头和车尾来个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换。在众人都惊叹司机的车技时,车门打开,两个人从车里出来,快步排开人群,来到邓丽君面前道:“邓小姐,少爷正在等着你,请你跟我来。”
这两个人在那些记者和歌迷面前,旁若无人就把邓丽君带上车,然后绝尘而去。不过记者和歌迷都没有认为突然出现的俩人有什么不良企图,也不会认为这是一次恶劣的绑架案,他们都认识来接走邓丽君的,就是她的那两位黑人保镖。
在巴卡和尼洛守护邓丽君开始,很多人都已经留意到他们的出现,开始还以为是宝丽金聘请回来保护邓丽君的,后来经过证实,这俩人很有可能就是邓丽君男友的保镖,现在派在邓丽君身边,就是要保护自己的女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