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叹了口气,其实,还有一句话他没有说,自己……还有刘公、李公,甚至是满朝的大臣,哪一个不是士绅呢?
等他们致仕了,回到了老家,不一样,是士绅,自己的儿孙,不也是如此?
方继藩心里想,我当然明白,当今天下,皇帝能仰仗的,只有文臣,而文臣的背后,就是数之不清、盘根错节的士绅,除非皇帝活腻歪了,否则,怎么可能得罪这千千万万个士绅。
可不解决这个问题。
朝廷的赋税,就永远不足,而在地方上,最穷的人,反而需要交纳沉重的税赋,那些老财和士绅们,富得流油,却一毛不拔。
这样不完蛋,都没天理啊。
我方继藩若不是得了脑疾,为了这千千万万的百姓,我都想反了。
方继藩笑吟吟的道:“阻力大,这是肯定的,可若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最后的结果……会如何呢?因此,臣建议,不如,寻一府一县,去试一试,若是连试都不敢试,怎么知道,能否贯彻呢?”
方继藩看着弘治皇帝,再看看刘健和李东阳等人。
方继藩清楚,这些君臣,虽都是后世所批判的既得利益的代表人物,可无论如何,他们的心里,还是有一些情怀的。
方继藩道:“我说一句不该说的话,陛下和诸公,哪一个不知小民之苦,又怎么忍心,什么都不做呢?我大明靠的,就是这千千万万小民撑起来的,陛下的锦衣玉食,还有诸公的俸禄,哪一个,不来自于他们的血汗,不妨,我们试一试吧,想来,这天下,总有深明大义之人吧,不如,先从一府开始……如何?”
弘治皇帝竟是动了心。
可他无法下定决心。
这事儿要传出去,还不知闹的怎样鸡飞狗跳呢?
先在一府试一试?
弘治皇帝看向刘健等人。
刘健第一个反应,这方继藩,又想打什么主意,他吃人不吐骨头的啊。是真的好心,还是……
刘健心里竟是复杂无比,站在他的立场,他是坚决不肯士绅一体纳粮的,你大爷,我就是士绅啊。
可他为官多年,深知大明的根本弊端就在于此。
他甚至可以想象,假以时日,任这般下去,这大明的天下,十之八九,就亡于此。
小民税赋沉重,不得不破产,而士绅不需纳粮,本就占尽了无数的优势,再加上他的土地收益,比小民高的多,自然而然,肆无忌惮的兼并土地。
最后,交纳税赋的小民越来越少。而不需交纳税赋的士绅,土地越来越多,国库怎么维持,流民问题可以解决,可财政问题,谁来解决?
刘健与李东阳、谢迁三人默默然的对视了一眼。
三人竟都陷入了沉默。
这太难了。
哪怕是开这个先河,都会使他们承受巨大的压力。
弘治皇帝见三人犹豫不定,心里感慨一声:“三位卿家……都拿捏不定吗?”
方继藩咬牙切齿道:“诸公平时天天盘算着怎么节省粮食,可省了又有什么用,天下占据了绝大多数土地的人不需交纳粮赋,国库的钱粮,又能办成多少事。我方继藩,这样的人,尚且赞同纳粮,诸公自诩自己是圣人门下,就这么怕吗?”
诶……
刘健仰头长叹,拜倒在地:“老臣蒙陛下不弃,方都尉所言,不是没有道理,老夫忝为内阁首辅大学士,被人誉之为宰辅……老臣实是无地自容。陛下若有决断,老臣愿以陛下马首是瞻,纵使粉身碎骨,亦是在所不惜。”
李东阳和谢迁二人对视了一眼,目中骇然,刘公……竟是同意了。
……………………
第二章送到,今天课多,更新迟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