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比较范围限定在轻小说或者“泛轻小说”领域的话,从原作故事质量上来说,宫代奏挑选的作品自然是高质量的那一种。
至于文笔的话……嗯,单独拎出来谈轻小说的文笔这不就是耍流氓吗?
除此之外,这几部作品依然是带着各自鲜明特征的作品……这里的特征指的是动画公司可以主动出击的可能性。
比如“龙与虎”,它是极为罕见的“写实”校园类轻小说作品。直观的说这个类型的作品实际上对于(轻小说)作者的写作要求是比较高的,要在缺乏噱头、十分贴近现实的背景架构里构筑精彩的故事和激烈的情绪冲突,还要保证文字的可读性,这自然是有着相应难度的。
起码要比更加易于制造冲突的夸张类或者架空类等等类型的作品要难上很多。
这类故事题材的受众与读者本身就偏少,而要想引起读者的代入感和共鸣的话,人物塑造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情节构筑要重要一些……这些方面龙与虎做的都很好,所以它是一部成功的、高销量的轻小说。
不过受限于原作的故事题材,实质上把“龙与虎”改编成动画的话,大卖的可能性并不高。第一,作品自身缺乏噱头和夸张的矛盾冲突;第二,从现在这个时间点上来说,观众的审美和观看需求正在变得浮躁化,静下心来看番居然逐渐变成了一种比较高的要求了。
而“龙与虎”则是那种进入节奏比较慢的作品……所有如果“事先判断”的话,这样的改编动画并不会带来太多销量上的反响。
然而,最终“龙与虎”的动画却卖出了相当高的成绩——卷均销量突破了3万,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除去原作的优秀之处、画面制作的质量保证这前后两方面,夹在中间的某个重要环节保障了龙与虎动画的成功之处——这部动画的系列构成发挥的极为出色。
从后来看,这位编剧是凭借着“龙与虎”一战成名的:系列构成冈田磨里的能力得到了极为充分的发挥,同时她对原作也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克制与尊重……冈田习惯于把人物感情处理的相当纠结,甚至这是一位曾经准备给面码加一场QJ戏的奇女子。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龙与虎”是冈田最为擅长应对的那类题材,她能够在发挥出色的理由甚至可以说来自于自身与作品里主要角色的“共鸣”……冈田的成长环境跟龙与虎的男女主角存在共性。
系列构成的意义就在于此,他们担当了文本与镜头画面中间最为重要的桥梁之一,好的原作加好的编剧才可能是好的动画。
系列构成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着一部动画最终可以取得的销量……例如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爱的战士”,他担当的作品卖出的销量基本上是8000起步的,这也就有了所谓“虚线”。
Mad Poihat对“龙与虎”的主动出击最为主要的难度在于目前它的卷均销量已经突破了20万册,是电击文库的当家作品之一。这样的轻小说文库方面自然有着相关动画企划安排,这样的优质资源竞争也比较激烈。
宫代奏这边的主动可能会跟电击文库的安排存在一定冲突,这种阻挠Mad Poihat参与制作的矛盾点,而不是因为他们想进行资金参与会遭到拒绝。
动画卖的太好电击文库会拒绝其他资金的参与利润分割?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除了宫代奏之外,事先不会有人知道它能卖多少。
…………
相较而言,“物语系列”的面临的困境就单纯的多了——这种写作风格的作品基本上不存在改编成动画的可能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