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还是点评了几句这首诗。夸了这首诗,如何如何大气,如何如何的好。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战斗的味道。给人一种很振奋的感觉。
他还是质疑了金慧君怎么可能写出这种诗。当老师的当然是当老的,这种东西一眼就能看出来。但金慧君总不能说是穿越带来的吧?
这时金慧君解释道,自己创作这首诗的灵感来自己于,自己多年爱读历史书籍。经常在历史之间来回穿插。感受着各个朝代更迭带来的影响。
所以灵感一来,感觉这种各个历史之间的战斗。那些战斗英雄就像那勇敢的海燕。而那些不了解英雄的人就像是海鸥什么的。
张老师估计是太爱历史了,当金慧君说到这些的时候。他连连点头。说这种形容太恰当了。也只有了解历史,熟读历史的人才能做出这种力量磅礴大气的诗。
总算圆过去了。金慧君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接着张老师说道,我看你作诗也有几分味道。就不能作一首关于历史的诗吗?
金慧君想到,另一时空关于历史诗的文娱财富也不少。但是金慧君是不准备当着张老师的面作什么诗了。
如果作的太大气了,还得想办法跟老师解释这首诗的来历,以及为什么会想到这首诗。诗好作,可是谎不好圆。对这种作风严谨的老头。一般的话语可圆不过去。还有张老师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
如果作得正合张老师的心意,那也不行。一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把张老师感动的不要不要的。再作出一首好的诗。那自己就别想脱身了。张老师估计一直会缠着自己再来历史系上学。哪怕张老师付出的再多的时间和经历。
金慧君想了一下,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件事给推托掉。金慧君解释道历史是那么严肃的事情,都是以事实为依据,诗也没有那么容易做。待自己好好想想,再与老师交流。
张老师听后,对金慧君这态度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时候也到了上午下学时间。张老师也正好要吃饭和准备下午的课程。张老师下午还有两节课。
所以金慧君也告别了张老师。但是约好了晚上要和张老师一起吃顿饭。然后再去KTV唱会歌。
张老师对吃饭倒是不反感,对唱歌张老师倒是有点不赞同。因为他也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会对着话筒一唱一夜,有那时间看会历史书多好。
这时金慧君跑去教室准备见一下同学。张静、任庆龙、王志光、李阳都在。
他们见到金慧君都特别兴奋,特别是任庆龙,这小子和金慧君关系最铁了。任庆龙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是为人特别重情义。
每当在学校金慧君受到欺负的时候,任庆龙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帮金慧君。
记得那年金慧君刚来学校的时候,头几天对学校还比较生疏。吃饭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得罪了一个大三的学生。晚上金慧君就被大三的几个挤到了角落里,当时任庆龙看到。就急忙冲上前去。
当时任庆龙也看清了,大三的那帮人人多势众,即使上去,也帮不了什么忙。但是任庆龙还是冲了上去。最后陪着金慧君一起挨了顿揍。